《北次三经》之首,曰太行之山,其首曰歸山,其上有金玉,其下有碧。
太行之山在哪里?太行山,又名五行山、王母山、女娲山,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。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,纵跨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四省、市,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,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,西接山西高原,东临华北平原,呈东北至西南走向,绵延四百余公里。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。《类书集成》泽州:“太行山,自泽州南六十里,迤逦东北,跨陵川、壶关、潞城、黎城、辽州和顺武乡诸州县,外亘三省,连绵极远,随地异名,析城王屋即其支也,”泽州,故治在今晋城市。《列子·愚公移山》“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。”《北次三经》之首,《类书集成》:“太行山,在阳城县东南,与析城、王屋诸山相连,〈山海经〉北次三经之首曰,太行之山。郭璞注曰:在今河内野王县西北,即治所辖地,列子作太形。〈河图括地象〉云,太行天下之脊,〈博物志〉曰,太行山,北不知山所限极,朱子曰,太行自昆崙北支,西南行历,并冀三晋,抵河东。〈丹铅录〉曰:太行山,一名五行山。〈一统志〉云:山势绵亘数千里,虽因地立名,总皆太行。”野王县故治在今河南沁阳。
歸山在哪里?《经》云“太行之山,其首曰歸山”。太行首陉轵关陉,地在今河南省济源县境。吴承志称首山归山即此。卫挺生说,归山即大乐岭(济源轵城轵关陉之山),其山高 1855 米。晋郭缘生《述记征》说“太行山首始于河内,自河内北至幽州,凡百岭,连亘十二州之界。有八陉:第一曰轵关陉,今属河南府济源县(晋时,济源县属河南府),在县西十一里;第二太行陉,第三白陉,此两陉今在河内;第四滏口陉,对邺西陉,第五井陉;第六飞狐陉,一名望都关;第七蒲阴陉,此三陉在中山;第八军都陉,在幽州。”均述归山在济源。
考归山所在?归山在王屋山西南。按《经》归山王屋山所示方位计算,大体位置在运城盐池南、芮城县中条山脉。岿,《尔雅·释山》:“山小而众,岿。”《疏》言小山而众,丛萃罗列者名岿。《括地志》云:“河东县雷首山,一名薄山,亦名蒲山,亦名历山,亦名首阳山,亦名襄山,亦名枣山,亦名渠猪山,亦名独头山,亦名吴山,亦名中条山,在陕州芮城县北十里。此山西起雷首,东至吴坂,凡十一名,随州县分之,多在蒲州。”芮城县中条山脉,一山众名,丛萃罗列,堪称曰“岿”。“归山”当“岿山”省写。
结论:即今芮城县中条山脉,一山众名,丛萃罗列,堪称曰“岿”。“归山”当“岿山”省写。1941年5月,中日中条山战役打响,即在此。
声明:封面图片来自《老黄说史》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